第一篇: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天性来说,人都是爱美的,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让美育走进新课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收集和挖掘美育素材,有计划有步骤把实施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 欣赏美《春》、《济南的春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课文,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教师中只是通过语言中介,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欣赏赏心悦目的情性。识得其中的情与理。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作者造取不同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韵的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通过写自己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侧重于视觉——春雨中的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抓住古镇的色彩和声音来描写,把雪后的古镇比作——“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把水声比作“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它有“万般柔情”且“袅袅回旋上升”,不仅写出了水声的形象,更写出了水声的神韵;第三次,作者夜游周庄,浓墨重彩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仅写岸上的光色,也写到了河水的七彩斑斓;不仅写花船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写到惊喜的欢呼声,有力地表现了古镇水乡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这些美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受作者展现美的高超技巧。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美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 鉴别美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分辨,往往依据对事物美丑的鉴别,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引导学习鉴别艺术美。如《安塞腰鼓》的美,在于生命力的美,《白杨礼赞》的美在于平凡朴质的美,;其次,用多种无稽之谈旅游城市上学生比较鉴别美: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这课较抽象,课前让学生去说说,你觉得什么是最苦,什么最乐?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什么是乐的,什么是苦的,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从而进一步鉴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范进中举后的疯态是科举制度的“活画像”——是美的反面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美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既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实现智育的目标。
三、 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美的追求,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养成崇高的审美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都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美、欣赏美的过程。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成为崇高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成为健壮之美,美育融在劳动中成为创造之美、灵巧之美。总之,美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第二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作者:张宏志
内容摘要: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其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注重美的正确引导;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激发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觉悟、有高尚的情操和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未来一代。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审美观、审美敏感、审美创造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在开拓智力、净化情感、构建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具有其他各育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关于美育的任务,早在18世纪,席勒就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现代美育理论进一步指出: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敏感与审美创造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愉快的接受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审美兴趣,才能主动接受审美的教育,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做到品质高尚、心灵美好。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生,做到对真、善、美充满感情,充满爱心,必须有对人生,对工作炽热的激情,做到内心充满阳光“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教育学符赞科夫
语)。只有教师美好心灵的阳光比学生的明亮的多,才有可能照亮学生的心灵。才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使他们感受美,认识美,使心灵深处真正受到美 1
的感染和熏陶,我们的中学语文课中有许多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体现着作家的审美评价和爱憎态度。
比如,朱自清的《春》,一提春眼前会展现出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景象,在讲述这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要用自己美的语肓描述出文章美的内涵及外延,调动他们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总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借助教具,或启发思考,或设置疑团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甚至用一个巧妙的动作,合理的板书,通俗的谚语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只有当学生在愉快情绪的伴随下进行学时,才能有兴趣、有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注重美的正确引导。
把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提出,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包括人们对事物的情仇爱恨、喜怒哀乐。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饱蘸着自己的情感,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笔 ……此处隐藏10523个字……句子组合起来加在第九节内容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训练学生语言集锦和写作能力。学习活动(三)实践一下“妙点揣摩”法,品一品最后一节的妙处。以训练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学生的回答丰富而精彩。列举部分如下:生1、运用三种修辞,表现作者思想。生2、运用比喻、反问,写出母爱的伟大。生3、写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圣洁。生4、作者赞美母爱。生5、写出母亲关爱的情景,
抒发感激之情,篇末点题。生6、用了第二人称,更好地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生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篇末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生8、作者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余老师的课没有课件,没有拓展,但是不是更像语文课。
顾黄初教授指出:教语文到底教什么?有人说教做人,有人说教文学,有人说教文化,有人说教学生思维,有人说教文章,弄得很多语文教师不知语文该怎么教,该做些什么?在我是卑之无甚高论,教语文就是教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任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通过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华银老师指出,语文课应该尽洗铅华,尽削冗繁,让学生始终亲近文本,在对语言的"亲和"体贴中获得母语的滋养,从而学会语言,学会理解和表达。减少一切有碍"亲近"的骚扰,哪怕是再多现代、华丽、刺激的手段和方法;关键是品味语言,揣摩和感悟语言背后的东西,琢磨语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
三、教学创意:参照两依据
一堂好课,不一定是非常的艺术课,但一定是一节真实的课,即有效或高效的课。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体式,二是依据学情。那么,课堂的教学创意也应该参照这两个依据。青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意识层面爱追求奇态课,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经,却不愿在文本上解读上细琢磨,深钻研;不顾学情而强拉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行。而名师的课也讲究创意,那是基于文本和学情的创意课,却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
青年教师:当前,有些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地余地,没有咀嚼的时间,知识如同浮光掠影,训练如同蜻蜓点水。学生感到“虚肿”,教师感到漂浮。一位老师在执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分为5个大环节和19个小环节,七处出示课件,五处朗读,学生不停看课件,不停地朗读,急忙忙地回答问题。学生只有行色匆匆,没有或少有驻足赏景,基本没有“静思默想”。我们不能否定他的教学环节不好,也不能说教学手段不当,更不能说它的教
学内容不对,错在没有参照两依据。又如《老王》整节课围绕一副对联
名师:朱震国老师执教的《白色方糖》以“问、写”的方式组织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文后,先是“问”,朱老师把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互相提出三个问题并互答,接着师生互问两个问题并互答,这样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对话;一“写”就是朱老师先删除了文本的结尾,让学生补写一个结尾。细析这一课,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探究了文本的字词句篇理解和品读,真可谓丰盈而充实。北京的李卫东老师执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李老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充分考虑之后,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十几个问题。李老师概括整理列出三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感悟。显然上面两节课都是基于学情的课,课堂效果毋庸置疑是高效之课。
教学创意应该以学生这个主体为核心去构思,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待"疑"而起;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
四、学生意识:全体性发展。
教育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问题,第八次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的变革,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4.17)。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是很难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全体性发展”。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也要对自己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接纳所有学生,不排除任何一个学生。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又会顾此失彼,后进生的漠视会在很多细节中表现出来。如在师生互动中优秀生的抢答,在分组与讨论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流失”等等。关注全体性发展,名师们又是怎么引领我们呢?钱梦龙老师执教《睡美人》
时,这样设计问题和提问:1.学生默读课文,在心理上说说故事情节。过一会儿,老师问,说不清的请举手。2、“失踪”为什么加引号?不知道的请举手。3、“睡美人”和b演员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的请举手。这样问法在全课中有多次,引得全场老师不由得笑出声来。他自己插了一句白:“我喜欢这么问。”当不知道回答同学较多时,他鼓励说,大家继续思考,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举着手的越来越少,最后,又请不会的同学回答,当然,钱老师启发他,直至他也懂了。这一细节我们在无意识的笑后,更应该想想钱老师教学思想是什么,是不是践行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全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关注全体性发展,还在于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做到这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我们的教学太工心于方法、技术、精彩,而忽视了“激励、唤醒、鼓舞”,忽视了和学生情感交流。魏老师说“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上完课,也不要一下子就扬长而去,如果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近一些,那么我们的无效劳动就会少一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师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趣——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智力因素,而且现在的课堂仍然注重智力的培养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学习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