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1.1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贸易开放格局
1.1.1对外开放政策
1.对外开放政策确立:1980年6月,邓小平第一次将“对外开放”做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公诸于世。1982年写入宪法,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做为基本国策被确立。
2.基本含义:1.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是: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竟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3.主要内容: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这三项是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这三项内容中,发展对外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是对外开放政策根本的内容。
4.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我国有“请进来”为主到“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并举的方向过渡。
1.1.2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地区先行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开放(开放内陆地边境市、镇-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1.3 对外开放的特点
一、渐进式开放
二、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上开放
三、是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四、是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1.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2.1 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对外贸易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是半殖民地性质的,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了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新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并对民族资本进出口业进行改造,从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2、中国各年代出口主导产业群
(1)50-70年代:矿产品、农副土特产品
(2)80 年代:轻工业品、纺织品
(3)90年代现在:机电、仪表(器)、化工产品
(4)将来(2050年后):高新技术产品
3.其他:
1956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
1966-1978 对外贸易停滞状态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总额。纵向看我国外贸发展:1978-2008年上升;2009年下降;2010年上升。再从横向看我国外贸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位次不断上升。
1.2.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成就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在货物进出口总值超过美国)
进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
国际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域
对外投资企业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2.对外贸易发展不足
(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还有一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且占一定比重。这不符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对外贸易方式还不能完全摆脱初级化。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但低端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当前,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正在进行中。
(5)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6)外贸依存度较高。
(7)服务贸易发展快,但基础比较薄弱。
1.2.3
对外贸易依存度:
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利用度。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具体又分为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世界银行通用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商品GDP
1.3对外贸易作用
第一,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1)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2)对外贸易发展为中国改革和开放创造了基本条件。
(3)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就业机会。
(5)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
(6)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1)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作出了贡献。
(2)中国的出口是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展的,充实了国际市场的商品供应,为各
国、各地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3)中国的进口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4)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4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1.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定义
定义: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内容:改革开放前,
1,单一的公有制,
2,实行对外贸易统制(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3,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4,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
1,宏观方面:扩大出口,发挥比较优势。有选择的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成长。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与推动产业升级。
2,微观方面:以出口创汇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引进技术、利用外资,追求自身利益的激励机制和利润最大化及其变形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内容:
1,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
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
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4,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和非关税手段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6,实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7,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
3.1十二五时期我国出口商品战略是什么
答: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力争 ……此处隐藏4475个字……不能完全实施的,必须同时具有专有技术,才能使一项技术得以顶利实施。
3)在技术贸易中,一项技术转让合同往往同时包括专有技术与专利技术许可两项内容,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完成一项技术转让交易
专有技术除需用保密手段得到保护以外也需要法律的保护。在实际中,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是援引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等方面法律取得保护的但受法律保护的力度远比专利技术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力度小
技术引进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今后发展原则
答: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初级阶段(1950—-1978)。这一阶段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是
①以进口成套设备为主,以新建大型企业为主。
②外汇渠道主要是中央外汇和政府间的记账贸易,基本上没有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
③引进项目的实施主要是以中央部门为主进行谈判、签约、执行合同和建设
2)发展时期(1979-1994)。这一阶段我国的技术引进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是从进口大型成套设备转向引进单项技术;是从引进技术主要为新建企业服务转向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并采用许可证贸易、顾问咨询、技术服务以及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引进技术,在国内制造产品,有力地加快了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迅速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①技术引进的规模在每年150亿美元上下浮动。
②引进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软件技术的比重逐步增加,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硬件技术比重逐步下降。
③技术来源国越来越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集中
④技术引进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能源、机械、化工等行业
⑤技术引进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6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中国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进的技术中,应以软件技术为主,成套设备等硬件技术为辅
2)注重引进实用技术,如产品的工艺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以利于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
3)强调引进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避免重复引进
4)强调引进“兼容能力强”的技术,即引进的技术能与国内的技术配套使用,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
5)优先引进出口创汇能力强的技术项目,以利于扶持或创建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工业项目。
(6)引进技术时,采用多渠道筹资,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等
7)鼓励技术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即允许外国的投资者以其技术作为股本与中国企业共办合资企业,从而达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目的。
原则:
(1)继续坚持以技术出口带动其他产品出口。
(2)广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3)技术出口不应该影响中国产品已占有的国际市场。
(4)对生命周期长的技术,应先出口产品后出口技术。
(5)国家对经济发展急需的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6)鼓励采用贸工技银相结合的方式出口技术。
(7)技术出口要符合国家外交政策和安全益。
(8)技术出口必须综合权衡经济效益不能损害国家重大经济利益
(9)中国政府或中方当事人对引进的技术承担了保密和不出口义务时,严禁将引进技术再出口
我国引进技术特点
1.技术引进规模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影响大
2.技术引进质量不断提高
3.引进技术方式灵活多样
4.技术引进来源国别渐显多元化趋势
技术引进存在问题
1.技术引进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匀
2.专有技术引进较多,专利技术引进较少
3.对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规则缺乏了解和深入分析
4.发达国家的出口管制政策是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影响因素
8.3.2中国技术出口特点
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是我国技术出口的重要载体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稳步上升
3.技术出口结构优化,技术含量上升
4.技术出口市场由集中向多元化转变
5.技术出口管理日趋法制化
6.出口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
技术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9.2.2中国贸易服务特点
1.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良好
2.服务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中国服务贸易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4.服务外包成为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新动力
5.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增速放缓
6.中国服务贸易市场保持高度开放
国际贸易服务发展的原因
(1)新科技革命是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因
①高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服务产业,国际服务贸易种类增加,范围扩大
②科技革命加快了劳动力和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特别是促进了专业科技人员和级管理人才的跨国流动,使服务输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资料的投入越来越少,而技术性服务越来越多,因而在战后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也相应不断扩大
(2)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是带动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条件
(4)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国际化是加速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5)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是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6)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7)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1.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2.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从传统服务贸易向知识技术的密集使用为特征的谢谢新兴贸易
这转型升级
3.服务贸易竞争加剧,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六项任务分别是什么?中国应如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答:(1)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济持续增长。
(2)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3)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
答:(1)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升级为服务贸易出口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挥比较优势与培养竞争优势
(3)充分利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成果
(4)培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大公司、大集
(5)提高服务出口质量。
(6)加强政府对服务出口的支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