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10-23 05:36:53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9899字)

第一篇: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人物点评及观后感

《血色浪漫》一部时代变迁的红色经典,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北京一些纨绔子弟高中毕业生的命运,其中情感纠结命运多折,钟跃民、周晓白、张海洋、郑桐、袁军、高钥、秦岭、宁伟、李奎勇、吴满囤、叶楚良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个年龄段的成长故事都深入人心。(重点在最后,不爱看的直接看最后)

钟跃民,不甘于平凡的一个人,他适合浪迹天涯孤独终老,虽然结局的时候高钥前去找寻钟跃民,但是否在一起还是未知数。在感情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他不敢去爱不敢接受别人的爱,他觉得欠周晓白的,欠秦岭的,欠宁伟的,欠高钥的,他不敢去面对。却要装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油嘴滑舌是他的天性,风趣幽默是他的性格,玩世不恭是他的选择。但最终的归宿或许还是属于高钥和他共同创造的饭店。

张海洋,一个富有正义感,重友情的人,是个好汉子。在友情上,为了钟跃民他把感情放到了第二位。在公事上,为了抓宁伟他把友情放在了第二位。他对周晓白才是真的爱,也只有张海洋才能带给周晓白幸福。在他和钟跃民和周晓白的感情纠纷中,他始终在坚持,在等待,就像周晓白坚持爱着等着钟跃民一样,不过到最后,张海洋还是胜利了,我想他是幸福的。

郑桐,出生书香世家,从一开始就戴着那幅大眼镜,一直到结局也没说换一个。他的幽默感不次于钟跃民,油嘴滑舌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近朱者赤(是不是用近墨者黑更好一些?)。插队之后逐渐醒悟,回头是岸开始研究学问,并且最终选择了坚持。插队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因为他捡回来一个好老婆蒋碧云。

袁军,正宗的高干子弟,小时候就从家里偷瓷器往外卖,卖完了买两大桶冰激凌??到最后八成也就他混的最好了,这名字起的也好,袁军袁军——原来是军人。当兵之后就没脱下过军装,到最后还混到了国外。他绝对是最幸运的了,从马上要插队去了他老子就被放出来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奎勇,从小就是个穷孩子,讲义气,明知小混蛋前去赴会必死无疑,他还是义无反顾陪小混蛋去着死。生死关头被钟跃民救了出来并和钟跃民成为了生死之交,他是整部电视剧中最接近我们生活的一个角色,在乡下回城后开起了出租车养家糊口为生活奔波忙碌,但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命运的捉弄,死于癌症??

吴满囤,比李奎勇还要穷的穷孩子,张海洋说满囤没到部队之前连包子都没吃过,导致发生了还想把包子邮回家让父母尝尝的笑话,跃民和海洋虽然有时候欺负他,后来三人还是成了好兄弟,满囤连走正步都走不好,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神最终提干留在了部队,在云南的一次生死任务中为了阻止张海洋前去排雷第一次出手并打晕张海洋,排雷过程中遇到毒蛇为了救身边的战友满囤不幸牺牲。

宁伟,小时候就是一跟屁虫,可能是看见哥哥被杀之后变得有些嗜血,到了部队之后遇到了跃民、海洋和满囤,并虚心学习跃民的格斗技能、海洋的神射枪法、满囤的攀爬技巧,这些都间接导致了宁伟被迫离开部队和越狱成为杀手并最终走向死亡的道路。钟跃民觉得欠

宁伟的,宁伟也觉得欠钟跃民的,所以宁伟宁可从三楼跳下去逃跑也不敢向钟跃民开枪,宁伟并不是一个冷血杀手,如果他最终不去拜祭父母他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如果他选择的是拼死反抗,他最少可以杀死几十人。但是他面对跃民和海洋两位大哥,他还是卸下了弹夹选择了死亡。值得一提的是宁伟的红颜知己珊珊也选择了追随宁伟,开枪自杀。如果真的有地狱,他们一定会很幸福。

叶楚良,很有钱的一个男人,钻石王老五级别的。为了秦岭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男人的尊严!算是一个好男人吧,没有钟跃民的幽默;没有张海洋的阳刚;没有宁伟的凶猛。但不管放在现在还是那个年代,这绝对是个抢手货。谁叫他那么有钱呢!可是他偏偏爱上了秦岭这个女人,黔驴技穷的他应该吃些补脑药了??不然会头疼的紧。

周晓白,早期死去活来的爱着钟跃民,共同创造了一出爱情悲剧,最终也没读懂钟跃民的她还是选择了张海洋,或许她也不明白到底爱谁多一些。但是不管是歪打正着还是回心转意,选择了张海洋,幸福也就离她不远了,因为张海洋不仅栓住了她的心,还栓住了她的胃。

秦岭,这个女人让人感到可怕,她对爱情的冷静让人很无解!但同时她也是悲情的角色,为了救钟跃民,她心甘情愿的跟了叶楚良去新加坡,不过她的心是为了钟跃民而情愿。满脑袋都是爱情路标的她竟然也有晕头转向的时候,看来小秦同志还是爱小钟同志多一些。顺便替小叶同志默哀下??

高钥,美貌少女,女人极品中的极品,男人的尤物,就连一向狡猾的钟跃民都差点中了她的美人计,由此可见一斑。对待感情,她即不像周晓白那样约束钟跃民,也不像秦岭那样对感情直观,她可以随着钟跃民去做钟跃民想做的任何事,这样的女人才适合钟跃民,她才是读得懂钟跃民的那个人。话说钟跃民摊一煎饼就弄到了一个极品媳妇,真不知道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

顺便说一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的女人都想找一个“像叶楚良那么有钱的,像钟跃民那么幽默的,像张海洋那么认真的,像郑桐那么有才的,像袁军那么有权的,像吴满囤那么老实的,像宁伟那么有安全感的男人。”结果呢,往往嫁了一个李奎勇那样的男人??

血淋淋的现实啊,世间能有几个那么完美的男人??大部分都是李奎勇,也包括我,可是,谁愿意嫁给我呢???哈哈??想嫁的下面报名哈,仅限18至22岁女性。

第二篇: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观后感

这是我第二遍看《血色浪漫》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那个年代如此的着迷。那些出生于50年代,成长于文革的青年,那是怎样的青春,我不清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比现在的那些非主流、颓废的、哀怨的年轻人要健康向上的多。我想也许正是这样沉重、阳光、经过岁月洗礼的东西才是那样值得我们去回味。

到今天,我第二遍只看到第11集,可是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写点东西了。这电视到了第11集,主要讲了两件事情:男主角钟跃民在北京城的顽主生活,以对付小混蛋为主要线索;第二件事情是他到陕北插队的知青生活。也主要讲了两段爱情:钟跃民和周晓白在北京纯洁美好的初恋和钟跃民在陕北时与秦岭知音般的热恋。

在北京,钟跃民他们在念高中,自从66年后就没怎么读书,整天混混,却也是充满欢乐和乐观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钟跃民他们的口才,说话一溜一溜的,特别贫。他脸皮也厚,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却很义气,充满血性。感觉那个时候的钟跃民,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那样的男生北京城里多了去了。要说他有什么值得别人喜欢的,那也就是他比别人长的帅一点。那时的他像个不懂事的小男孩,其实,很多男生的普通就在于他们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阶段,但钟跃民却没有。在陕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渐渐成长的钟跃民,开始成熟起来了。

当然,在北京的时候,钟跃民还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在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讲的那段话,真的很美。我觉得钟跃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会有那种不知名的忧伤,不管表面他有多么满不在乎 ……此处隐藏5018个字……具感人的力量,因为那绝对是无条件的付出,不要求对方有所回报。义薄云天的气质,不因物质动摇,不因世俗左右。

张海洋同样具有血性和勇气,如果没有钟跃民,也可能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军人物。他在智慧方面稍弱,但是有极宽广的心胸,是做好兄弟的不二人选。托张海洋办事,绝对最为牢靠。钟跃民可能是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张海洋则是稳妥踏实型地完成任务。当然,钟跃民的艺术气质是张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钟跃民之所以是钟跃民而且在周晓白心中无法替代的原因。

有勇还要有谋,片中的黎援朝和宁伟正是钟跃民有谋和有勇的两个极端。黎是现代生意人的鲜明写照。道貌岸然,见利忘义。面对小混蛋抢票时的嚣张气焰,把票奉上的同时只能仗着人多咬牙切齿一番;面对小混蛋要求单打独斗的挑战宣言,将早就想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说辞说的冠冕堂皇;面对钟跃民的五十万事件,立即与之划清界限,之后远走高飞。现代社会这类人多如牛毛,即使大家都不齿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总是有这般那般的借口和托辞。最令人叹惜的是,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子女的: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要忍气吞声,朋友有难时千万别把自己搭进去,做任何事都给自己留一手,比如找人监视昔日的盟友,实质是不相信任何人。当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黎援朝时,一个宁伟,相信不只是钟跃民认为他是条汉子,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和佩服他的义气和勇气。但是如果当事人是我们自身,可能没有人会剑走偏锋,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宁伟是有能力的,甚至可以称作是远远胜过常人的超能力,但是他的遭遇,促使这种能力转化成的责任成为负值。看到他的一步步作为,不合法理,合乎人情。在军队里,见义勇为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牺牲品;被老同学欺骗,上学时为人单纯未懂人性情有可原,何曾想在社会上打拼多年仍然识不破简单的谎言,甚至连借条都不打一张拱手给人五十万——在那个年代不是小

数。后来越狱,杀人,成为全国通缉犯。看得人心酸。做事欠思考,把事情单纯化,在当代社会早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宁伟,这个悲剧英雄,和当年林冲被“逼上梁山”如出一辙。编剧几乎是把林冲的悲惨命运在宁伟身上重演,让观众眼睁睁看着最耿直的人性是怎样被复杂的社会所扭曲。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钟跃民身上的力量,如果加以正确导引,是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成为杰出领袖的。可最使他与大众不同的是,他心底深处始终“在路上”的那种情结,使得他所参与的每一件事都合情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郑桐说的辛辛苦苦供了十年的房子突然被付之一炬,大多数人寻死的心都有,而钟跃民则绝对是个无事人,因为他所关注的东西不在这儿。他关注的是经历,是过程。之所以秦岭吸引着钟跃民,而晓白的“轴”劲使得钟跃民远离,都是因为或同或异的人生观。这种“在路上”的心境,也对他大无畏的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军和郑桐从小即在钟跃民左右,可是他们的人生观是偏向于结果而非过程。袁军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从自己家里顺东西,哥们儿被关禁闭用吞钉子威胁,后来也大有作为。编剧前半部分将袁军塑造得有血有肉,可是后来却很少着墨,有虎头蛇尾之感。郑桐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能力稍逊一筹,因此时不时还是透露出一股酸劲儿,即使他与蒋碧云之间的谈话,很多都涉及到钟跃民,对钟跃民心境的间接描述也几乎都是借他之口。郑桐的生活轨迹也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家里没有太多权势,靠学知识学文化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有个相爱的恋人,也好似注定会携手一生。无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生活本来是相当平常,幸而由于身边的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才终于有一丝亮色。李奎勇也算是和钟跃民一块儿长大,他所代表的中等偏下层的劳动人民,一生中几乎没有可以记取的东西,生活混沌、被动,不光是自身的原因,社会的大环境也由不得他有太多的选择。本分的人,往往顺着潮流走最明显的最直截的道路,总是“身不由己”。临死前的独白,听得人揪心。在每个时代,几乎都大量存在着这样的人,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不具有大抱负,更没有征服和战胜的决心和勇气。

钟跃民生来的大丈夫气质,注定要吸引众多的红颜。周晓白,秦岭,高玥,估计在她们行将就木之时大脑中晃动的仍然是钟跃民的影子。“在路上”的心境决定了钟跃民的一生,周晓白的轴劲儿他受不了,秦岭则更多的是钟跃民自己独立个性的写照,高玥只是一个合伙人,钟跃民真的可能桀骜一生,最后孤家寡人。大多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都是足够的“小”,温柔可亲,婉约细腻,视线所及的最远处就是男人的身影。钟跃民不需要成功,也不需要这样的女人,爱情对于他来说仅仅是点缀,即使在片中有那么多镜头在描述关系和感情。《血色浪漫》里各色人等均有:领军人物钟跃民,血性和正义的化身张海洋,知识分子郑桐,社会底层的李奎勇,极端和罪的化身宁伟,老谋深算的黎援朝,踏实肯干的吴满囤……社会的长卷在他们所走过的二十年里铺开。那个年代的天空总是昏黄,似未开始,即已结束。身上的戎装和脚下黄褐的土地,冬日枯萎的矮草,远似一番不会醒来的梦。嚼着的青色橄榄,涩味。味过之后,突然就酸酸的,眼前的景物骤然邈远起来……

第五篇:读《血色浪漫》有感

在好友的推荐下,我看了电视剧《血色浪漫》,后来又细读了都梁的原著《血色浪漫》。虽然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改变了些情节,也引起许多原著读者的不满,但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语言方面也基本上符合原著。下面我谈一下看完原著后的感想。

《血色浪漫》描写的是从六十年代起,以钟跃民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在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下,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并没有在卖弄文字,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写出了自己那代人的想法。而钟跃民正是都梁想表现的魂。我觉得可以用小说中周晓白一句话来概括钟跃民,这个家伙身上有种很特殊的气质,既浪漫又现实,甚至还有几分无赖,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这家伙简直是个奇妙的混合物,和他相处,你会感到很快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好玩的事,而且马上就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还玩得一本正经,玩得很像那么回事儿。这句话绝对能体现钟跃民的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世。钟跃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把生命视做一种过程,无时不忘去体验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太苍白了,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

作者通过这么长篇幅的描写,其实是想传达给人们一个讯息:人为什么活,人要怎么活?通过钟跃民的口,批评了目前一般人的人生观,出生读书上大学工作结婚,换个角度就是生存、追求发展,求权求利求地位求财富。全民都是这个目标,一样的人生目标。又通过钟跃民的经历表达了多元的人生目标。不在乎白领蓝领、只在乎生活阅历;不在乎辛苦享受,只在乎过程。一种平和的人生观,将会带给一个人快乐的生活。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在不同的经历中品味生活的滋味。人为活着而活着。人既然活着,就该活得有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是你的生活,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我是个出身在八十年代的人,对文革期间事除了历史教科书之外知之甚少,父辈们提到时也是一句话带过。通过《血色浪漫》使我对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了更为具体的印象。也明白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要为之好好珍惜!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989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