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关于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斑斓的图画与童真的质朴,构筑了《地球上的星星》别样的感动,每一个孩子都会是特别的,而我们能否以有爱,包容,耐性,关怀的态度去看待那些“特别”的孩子,成为了该作对教育与成长的启迪,只要老师能拥有阳光的亮度,每位学生能会是一颗闪耀的星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影片,令我真正有了心灵上的触动。
老师常说:“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等你真正看完这部影片,就会真正了解这句话。
影片的主人公是9岁的小男孩伊夏,他患有阅读障碍症,无法想正常人一样去读懂文字信息。在他眼里,课本上的数字会游走,字母会变成蜘蛛爬到他身上。他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他的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一无是处。同学也瞧不起他,嘲笑他。只有妈妈一直保护他,爱他。伊夏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了寄宿学校。伊夏逐渐忧郁,对身边的环境不再抱有幻想和兴趣,也不再与人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
就在他即将崩溃的时候,一个特别的老师从天而降,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和伊夏有相同遭遇的老师慢慢发觉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发现他绘画的天赋。并主动邀请他加入游戏,给他讲那些有不幸遭遇的名人的故事,用爱感化了他,使他恢复了信心和自信,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伊夏还有一个哥哥叫约翰,他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孩子,他无论是什么方面都远胜于伊夏,这使他们的父亲对伊夏越加严厉。因为一旦有了两个孩子,家长们也会不自觉的去比较两人,而优秀的那个会变相的把另一个压的透不过气。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他们不爱比较也不希望家长把他们当成“攀比”的工具。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他专有的某种才能。见过身边天生的好嗓音走向歌剧舞台的;禀赋于沟通交流表达然后当了大学的讲师;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自学能力超强的在家里做自由职业者接各种活,舒服地宅着...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让他们特别的,是找到了自己才能所在的领域,并且持久的从事这个事情。
这部影片,也有很大的篇幅在阐述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之前伊夏家里的冲突,也基于他爸爸觉得孩子没有走上自己想象的道路。后来是因为伊夏闪闪发光的美术才能,才让这个故事有了美好的出路。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是怎样的呢?
大多数人其实是隐藏着自己才能“基因”的。原因是社会观念教育理念构建的成才之道。在这条靠谱而又限制的道路里,适合的人,走向了名校名企,不适合的,则各有各的不适合。这个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不适合的情况在现有观念里被认定是不那么成功,不那么令人自豪。然后在往后的岁月,得不到家里的支持,找不到投身的事业,慢慢地顺从,放弃,离梦想之路越来越远。这样的情况让人觉得绝望无力,行尸走肉一般每天满足着各种不是来自自己内心的期待。伊夏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是夸大了,拉大了程度,显著地呈现这种景象。
然而情况真的那么糟么?
看完影片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伊夏被尼克拯救了。不过我觉得是伊夏最初的自由发展给自己的问题留了“可解”的要素。影片中大量铺陈着他不羁的想象,各种花痴地观察着周遭,看喂食的小鸟,池塘的小鱼,水塘、狗、冰棒等等。也由他喜欢做的事情"画画“来说明他有特别的才能--他能把喜欢的事情做得很好。没错,这是我想强调的观点。人生之大障碍大抉择大出路的解决之道,其实有一个最简单又一针见血的解法--喜欢做的事。
现在应该会有各种抨击袭来。“喜欢做的事情不一定有出路”,“做喜欢的事情真的有那样的行业迎接你么?”,“小孩子就是喜欢玩天天抱着ipad这样能行?”,“我小孩就喜欢玩做饭的过家家,说要当厨师,哎,怎么办呀?”,“他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
恩,虽然大家都承认大师都是做着喜欢的事情才走向这条路的,可普通人怎么能够这样安排人生呢。
不对,普通人就是大师没有选择自己喜欢事情的初始状态。而领域里的大师,也是通过努力不断挑战自己,满足对自己的期待,有着破釜沉舟的觉悟才达成的。不是真爱,怎么能做到。
好吧,如果现在想说不想成为大师而要踏实工作,有稳定收入,建立家庭慢慢变老的人生呢。当然,如果说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平稳地生活,美满的家庭让自己充满幸福感。那么其实你也在做着一件自己喜欢又很有能力的事--平衡事业和家庭,做着各种明智的选择。这样你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能力所在。
不为辩驳,而为一种积极心态,去正视自己喜欢的事物吧。天赋已定,遇到喜欢的就去做,不要停在原地,哪怕尝试一下,说不定能有新世界的展开。不要在乎是不是在别人眼里具有禀赋,甩开膀子做就是最最幸福的。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存在阅读障碍,他所犯的错误不被理解。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伊桑是无可救药的。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毁坏邻居的花盆,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人,撒谎、逃学。课文读不出,考试时,整张考卷上只填了一个空,而且还是错误的。万般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这里,伊桑因为不会读写,经常受罚,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内心感到的更加孤独、害怕。甚至连自己喜爱的画画也放弃了。然而,没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么的富于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一个装有小鱼的水瓶,一个水坑,甚至是书本上、试卷上的一个个的字符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想象。
很幸运,伊桑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美术老师拉姆。这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梦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通过伊桑在学习中犯错的方式和重复犯的错误中发现了伊桑在学习上的困惑,是阅读障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为可贵的是拉姆对伊桑实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终使伊桑从学习的困惑中走了出来。
看完这部影片,拉姆老师对伊桑深深地爱感动着我,也是我思考应怎样来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约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认知及思考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的错误,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不同。尤其对那些错误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能被错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像拉姆老师那样关心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真实的思想,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并施与针对性的教育才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才会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里,伊夏真的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无缘无故“打架,因为愤怒踢坏别人的花盆,上课走神,在老师的课堂上搞怪,逃课,不遵守交通规则,撒谎……
虽然伊夏有许多毛病,但那些也都是“没有教好”的孩子的通病,不算什么大问题。伊夏也有不少优点,他喜欢动物,富于想象,以为爸爸要离开自己了因而拼命的道歉,有一颗敏感而聪慧的心。总之,这个孩子还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他还是被放弃了,被认为“态度”不佳,被学校放弃,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学校。
虽然在之前的学校也备受老师的责骂,但伊夏还是快乐的。伊夏被送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让人心疼——躲在卫生间默默的哭泣直到最后无言的擦干眼泪。接下来的生活让人绝望,老师无尽的责骂让伊夏憎恨学习,但最致命的打击还是“父母的不关心”吧——哥哥的比赛和探望伊夏的时间有冲突,父母自然而然选择了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的哥哥。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他被整个世界所否定了。
尼克老师的出现,将伊夏黑暗的生活点亮。
尼克老师和其它老师截然不同,他呵护学生的创造力,珍视学生的创作,耐心和细心兼备,正是他才发现了伊夏为何是一个“坏孩子”。尼克老师和伊夏父母的交流给了我很多启发。伊夏父母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伊夏的状态会让他被这个世界所“淘汰”。曾经在看过《三傻》后提出的问题——无奈而残酷的现实让人们不得不奔跑,我们该如何才能真正追求卓越——被尼克老师的话所解答:”外面是一个残酷的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死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修饰它们让它们看着更修长;喜欢竞争的话,去养赛马就好了,干嘛养小孩?!强迫自己的孩子去承受自己野心的负担,如果小孩无法忍受这样的负担呢?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最终会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
尊敬的雷夫·艾斯奎斯先生在他的着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写道: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把孩子变成更好的人!一直以来,不管是否是孩子的主观意愿,我们都在不停的拿孩子和别人比,和别人争:谁的成绩更好,谁跑得更快,谁上的大学更好,谁的综测更高。太累了,真的太累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的关注一下孩子本身?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跑的更快,是不是又改掉了一个坏习惯,是不是解开了曾经不懂的疑惑,是不是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
只要,孩子在进步,在变的越来越好,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只要他变的越来越好,他必然能给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必然会被人所需要;只要他变的越来越好,只要他开心快乐,足矣!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看完后被片中的美术老师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小男孩伊桑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现实生活中太缺乏这样的老师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既懂教育又懂心理学,同时又具有无限爱心的老师,可是,我要说,每一个孩子都有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担当起让孩子充分发展,健康快乐的重任,为你的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你一定要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
看完这部片子,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静候“花”开,要懂“花”的特点。我们常说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懂得静候花开,可是我们也知道花有自己的特点,要让他开就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没有合适的条件花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的。
伊萨就是那朵比较特别的花,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这是他的问题之所在,也是期待花开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尼库巴老师是所有教过伊萨的老师中最懂得这朵“花”的一位,她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库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花儿”终于开放了,因为尼库巴老师提供了他所需要的条件,尼巴库老师懂得这朵“花”。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下手,提供给他们适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最后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也就是期待“花”开。
我们身处教育要时刻领悟歌词中唱的那样:看看他们,就像颗颗新鲜甘露,紧紧依偎着叶片,这天赐的礼物,舒展回荡着,从这边滑到那边,像那精美的珍珠,与笑声相辉映。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像冬日里的阳光,在田野上淋浴金光,他们将黑暗从我们心中驱走,让温暖重回心中,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
文档为doc格式